需要有许多支撑手段来建立物流系统,首先要确定物流系统的地位,且与其它系统的关系要协调好,这些要素必不可少。物流系统的体制、制度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以及这个系统地位、范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物流系统的运行涉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是不可避免地,法律、规章一方面限制和规范物流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能够给予保障。依靠法律、规章来维系合同的执行、权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不同于一般系统的物流系统,其关系到国家军事、经济命脉,所以,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常常是支持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标准化系统。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物流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带来重要的价值。系统的实施能够建立信息标准,规范基础数据管理,会进行整理对系统涉及到的所有基础信息,定义出基础档案的编码标准和管理规范,消除内部沟通过程中的方言问题,从而使各部门能以共同的标准对业务信息进行描述,避免理解误差。
使部门信息壁垒得到打破,信息沟通成本降低。信息一旦在某个部门生成,就可以被所有需要的部门查阅,毋须等待时间。信息通过物流系统传递不会失真,避免了人为引起信息传播误差的可能。信息的获取方式从被动式变为主动式,信息链下游部门不再依赖于上游部门提供报表等媒体。总之,物流系统的应用改变了部门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在实施物流系统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部门和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义,规定其工作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流程定义,明确规定工作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岗位)、所要做的工作、如何做、如何与下一环节进行交接等内容。在形成了流程规范后,还可以在物流系统中进行设置,确保在系统中只能按规定的流程开展业务,从而保证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降低了对基层业务人员能力的要求。物流系统的应用虽然要求业务人员具有软件操作的能力,但对基层业务人员的要求却降低了。减少了手工作业,提高了业务质量。为财务核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来源,在实施了物流系统之后,销售部、采购部、库管部的所有业务数据都可以传入到财务处理系统中,成为财务核算、记账的来源。财务会计再也不用忙着和各部门对帐,仔细、精确的核对业务部门所作的单据就成为财务核算唯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