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中有产业链这样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
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合就是产业链,具有完整性特点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从事相似或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努力探寻优区位自身经济活动的。“循优推移”的过程中,一方面,产业环的微观构成单位—企业,为了经济效益的获取集聚,逐步聚集到优区位适合其发育成长的,即实现“企业扎堆”原先分布于各区域的同类企业在优区位;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环,获取分工效益在地域产业,各自的优区位在空间上趋于分散由于具有不同经济特点和追求。当具有较大经济区划尺度时,比如说是几乎囊括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地域空间时、大经济地带、大经济区、省域经济区时,明显的完整性会在产业链中表现;当较小的经济区划尺度时,比如说仅是市域、县域或者说是产业集中发展区时,产业链的各环节以般难于包括在地域范围内。
产业链是有机统一体逐级累加的,具有层次性的,某一链环的累加是一个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链环越是下移,越是明显的资金密集性、技术密集性;链环越是上行,其资源加工性、劳动密集性越是明显。一般而言,资源开采、劳动密集的经济活动一般由欠发达地区从事,相对较低的技术含量、资金含量,附加价值率;因此,区域类型与产业链的层次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关系。
优区位指向引导产业链或者集中或者分散地布局在不同的经济区位,指向性表现为产业链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性。主要包括资源禀赋指向性,基于对追求优区位产业链,资源禀赋势依赖区域在某种程度上,而后者的空间非集中性引起追逐资源禀赋的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劳动地域分工指向性,各区域具有了自身的专业化生产方向的劳动地域分工,产业链的空间分散性是由产业链对专业化分工效益的追求造成的。区域传统经济活动指向性,区域特定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体现通常就是区域传统经济活动,区域在产业链分工中具有深深的烙印经济活动的路径依赖性和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