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电子商务是企业针对消费者个人直接开展零售业务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高速度的增长业绩掩盖不了电商某些低质量的服务环节,从而进一步影响品牌的深度扩张。数据调查显示,在近年来电商被投诉的案例中,物流引起的诟病最为突出,并以15%的投诉率成为网购投诉率中的重点问题,严重影响顾客购物体验。这些都意味着,把物流问题提上电商各自的战略层面,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宏观规划、科学配置、提高物流配送水平刻不容缓。
目前B2C电商主要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阿里巴巴属于纯平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京东、苏宁属于以自建为主的物流模式,其他如亚马逊中国、易迅等采用的则是合作物流模式。当今电商之争,得物流者得天下,这需要电商企业清醒地认识中国市场、找准电商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升自身综合实,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细分客户群体和市场,建立自建物流和外包物流的合作机制。如何选择适合电商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模式,实现物流各环节的高效流转,取决于电商对服务市场的选择以及对顾客类型的界定。目前,大多数电商的物流是以仓储加配送的模式为主,而未来电商物流必须要建立自建与外包的合作机制,实现“两条腿”走路,平衡不同模式的配比,形成完备的物流解决方案。
厘清高效物流的概念,建立完备物流管理系统。我国传统的电商客户体验竞争,都以快为目的,其实除急单以外,大量的订单顾客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的,过度的求快未必是顾客的需求,如美国所有电商企业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在全美境内保持着适当的慢节奏和严谨的准到达服务。实际上,真正的成功电商物流平台,也应是实现符合顾客“可快可慢”的“准物流”。这精确到分钟的承诺,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消费者心态、高效处理订单、完备物流管理系统、仓库拣选无缝对接、专业配送与优质售后等基础之上,是对电商物流服务水平的严苛考验。
提升物流执行能力,做好“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B2C电商企业客户营销最为关键一环无疑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它是顾客能够直接感知和参与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电商物流配送环节面临的进城难、停靠难、门到门服务难实现等突出问题,已使得对应的成本支出攀升到电商物流配送成本比例的53%。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相关专业服务商的支持与配合,优化城市配送网络布局和终端网点配置,发展多种形式合作配送。同时鼓励顾客到配送点自提货品。
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的综合实力,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专业集团化为电商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无论采取何种模式,任何一家成熟的电商企业在进行自身物流战略布局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第三方物流的参与,这也是国际众多知名电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紧密配合,娴熟运用的物流模式。因此,只有增强第三方物流的硬实力,才能使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走上正规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同电商一起实现共赢。
实现物流网络大数据共享和物流配送多样化经营,未来B2C电商与物流管理平台的整合囊括了供应链一体化的多个战略高度和业务层面,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库房概念,上下游的高效整合和配置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移动互联的融合、大数据共享将成为今后电商与物流发展的另一个价值。
相关文章: